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年04月19日 08:15 点击:[]

村级财务管理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基石。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大背景下,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振兴乡村经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村级财务管理既面对资金投入成倍增长的新机遇,又面临财务管理不规范等诸多新挑战。笔者结合某县农村财务审计实际,分析了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问题根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重大意义

(一)是壮大集体经济的制度保障。农村要发展、乡村要振兴,关键要看农民群众的收入能否增加、生产生活条件能否改善。实现致富奔小康,取决于村集体经济是否发展壮大、产业是否兴旺、农民群众是否有致富的门路或手段。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民群众致富的重要载体,要使其发展壮大,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尤为重要,以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康有序、规范运行并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农村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国家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对乡村的投入,如何管理和使用这些资金,盘活村集体资产、资金和资源,讲求资金使用效益、追求利益最大化就成了乡村两级领导集体和乡村干部必须面对和克服的难题,必须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

(三)是保障群众利益的关键所在。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广大农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热点,规范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实行财务收支公开,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就会得到维护,一切以农民群众利益为中心的治国方略就能得到贯彻执行,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得到维护,党群、干群关系就会亲上加亲、更上一层楼,从而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激发其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

(四)是杜绝农村“三乱”的重要关口。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能制止农村“三乱”,杜绝腐败行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民主公开,增强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能有效防范资金使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从源头上杜绝腐败,把腐败关进制度的笼子,筑牢廉政底线。

二、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年来某县开展的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及涉农惠农资金审计发现,村级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出台了许多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制度,但通过审计发现,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尚未完全贯彻落实达到预期目的。主要表现在:一是乡村干部法治观念不强。二是部分村务公开活动不正常,不严肃。三是监督不到位。

(二)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审计中发现,大部分村只注重资金的管理,忽视对集体实物资产资源的管理,造成资产闲置或者损失。一是集体资产资源底数不清。二是合同签订不严谨。三是监督机制不健全。四是资金账外管理。

(三)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一是财务人员配备不足。二是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

三、形成问题的原因

(一)思想认识有差距。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对财务管理思想上不够重视,学习财经法规的自觉性不强,对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造成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忽视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轻视财务管理工作。同时,村干部离任未交接,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流程规范导致各村资产资源底数不清。

(二)法纪观念不够强。虽然村级财务管理有一套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包括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等,但村干部自身素质不高,缺乏财经纪律和财经法规基本知识,法纪观念淡薄,不按照制度规定的财务流程执行,造成制度落实不到位或形同虚设。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部分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如土地流转、农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等新型经营形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制度还不够健全。

(三)监督管理不到位。由于村级财务管理量大面广、情况复杂,监督只能靠民主理财和群众监督,审计监督只能几年一轮,是阶段性的,长期性的。各村虽然都建了民主理财小组,但财务公开形同虚设,起不到民主监督的作用,缺少群众监督,导致部分村的财务由少数干部说了算,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引起群众怀疑、上访。

(四)财务人员不稳定。财务管理要求财务人员相对稳定。近年来,用于乡镇人员流动大,且财务专业人员缺乏,村级财务管理力量不足,有些代理记账会计甚至为公益性岗位人员,且不稳定,流动更换频繁,前后任交接不清,会计核算不规范,造成财务管理混乱。

四、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培训,织密财务人员的“防弹衣”。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各乡镇要以查处的财务人员腐败案件警示教育财会人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提高村干部和乡村财务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做到依法理财。二是强化业务培训。业务主管部门和乡镇要定期对镇村两级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依法开展村级财务工作的能力。

(二)强化财务公开,建起监督管理的“显示器”。一是健全制度机制。各乡镇要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财务监管的对策措施,促进村级财务管理的公开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严格落实财务公开。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通过设立公布栏(墙)、召开发布会、公布到户等多种形式,定期公开群众关心的涉农资金发放、征地补偿款和拆迁安置费发放情况、“农村三资”管理和处置情况等重大财务活动或事项。支持有条件的村实行集体运用电脑触摸屏进行公开,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将财务工作置于“阳光之下”,促进村干部及财会人员廉洁自律。三是发挥监督职能。通过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或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定期审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及制度执行情况,监督集体资产、资源的使用、承包及经营情况、涉农资金发放、各类征地用地和拆迁补偿款发放情况、财务公开公示情况等,推动村级财务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四是强化监督检查。督促乡镇建立财务评价反馈机制,通过走访入户、电话及微信访问等方式,把群众对财务收支重大事项的知晓度、信息公开的满意度作为信息公开成效检验的重要依据。不定期检查财务管理信息公开情况,强化监督落实,保证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三)加强监督管理,编织规范管用的“权力笼”。一是统筹协调,加强日常监管。各乡镇内部审计机构和县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要坚持“各负其责、相互制衡、全面覆盖”的原则,每年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各村财务情况进行抽查,确保每个村委在届内和届终分别接受一次全面的审计。二是建章立制,明确监管主责。各乡镇要制定分工科学、相互监督、职责明确、操作性强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使村级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无漏洞可钻。三是严把关口,履行代管职责。在代管村级财务账时,除帮助村集体做好财务收支账目外,应严格按照代理办法及村级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认真审查收支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加强审核把关力度。

(四)惩治“蝇贪蚁腐”,拉好预防腐败的“警戒线”。一是加大查处力度。及时查处参与违法违纪的财务从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通过办案及时发现漏洞,剖析原因,提出对策,以预防和减少财会领域腐败问题发生,达到“查处一案、解决一类、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的效果。二是加大惩处力度。对违反财务制度,侵吞、挪用集体资金的违法乱纪行为,及时移交执纪执法机关,严格追究其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健全制度体系。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对财务主管领导、工作人员,因失职、失察,有案不报,弄虚作假的视情况追究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